首页
 
合肥市包河区上海路中建智立方2期33幢3楼
0551—63636761
俞经理 18949814244
ahwencuhui@163.com

共绘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一一省文化与旅游产业促进会赴霍山画家村考察纪行

来源: 点击: 147时间:2025-03-14

      近日,省文化与旅游产业促进会监事长葛光、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于飞并专家团队,深入霍山县诸佛庵镇大别山画家村开展专题考察调研。省文促会顾问、省委宣传部原一级巡视员张宗良,省文促会顾问、省委宣传部原部务成员副巡视员简五一,省文促会专指委主任委员、省文旅厅原一级巡视员何长风,专指委副主任委员、二级巡视员周化东参加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画家村美术馆、军工博物馆、竹艺馆和艺术家工作室等文旅地标,同镇主要领导深入交流,围绕“深挖文化资源、创新研学产品、打造特色文旅IP”主题展开座谈,为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省文促会副会长、负责画家村运营的安徽蓝小丫文旅公司董事长杜施刚等领导热情接待全程陪同。


艺术与乡愁交融:探访大别山深处的“世外桃源”


      坐落于霍山县诸佛庵镇的大别山画家村,曾是一座沉寂多年的三线军工遗址。2015年,当地政府通过“文化唤醒乡村”的改造理念,将废弃厂房修缮为艺术空间,吸引百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入驻创作。如今的画家村,青砖灰瓦间点缀着现代艺术装置,斑驳的老墙与先锋油画相映成趣,成为皖西地区独具特色的文旅地标。

图片

      调研组首站走进画家村美术馆。馆内陈列着驻村艺术家以“大别山红色文化”“山水生态”“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百余幅作品,既有水墨丹青的东方意境,也有抽象油画的当代表达。美术馆负责人介绍,这里每年举办艺术展览、写生创作营等活动超50场,吸引近5万人次游客参观。艺术不仅为乡村注入活力,更让游客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大别山的精神内核。

图片

图片

      在军工博物馆,调研组触摸到另一重历史记忆。展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的峥嵘岁月。锈迹斑斑的车床、泛黄的设计图纸、复原的工人宿舍,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军工文化与艺术乡建在这里形成奇妙共振,这种复合型资源在全国都属稀缺。

图片

从“观光游”到“深度学”:研讨会碰撞思想火花

      实地考察结束后,围绕画家村的艺术基因、生态资源、红色底蕴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竞争力等专题,大家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交流。

      1. 研学课程开发: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可依托画家村“艺术+军工+生态”的独特资源,设计分层式研学课程。例如,针对中小学生开发“红色军工探秘+自然写生”一日营,面向高校艺术生推出“驻地创作+大师工坊”深度课程,同时为企业团队定制“艺术疗愈+团建拓展”产品。“要让游客从‘看画’变成‘画画’,从‘听历史’变成‘演历史’。”打造沉浸式研学新场景。

      2. 产业链延伸:打造“艺术+”生态圈。目前画家村仍以展览、写生等传统业态为主,餐饮、住宿、文创等配套存在短板。可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艺术主题民宿,开发军工元素文创衍生品,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艺术家的一天’沉浸式直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消费场景。”

      3.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大别山文旅廊道。推进画家村与佛子岭水库、白马尖景区、陡沙河温泉的联动开发。以画家村为‘文化锚点’,串联周边红色遗址、非遗村落、茶旅基地,设计‘艺术寻踪’‘重走三线路’等主题线路,形成‘一村引领、多点开花’的格局。”

      调研组表示 省文促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调动各方力量,聚合优质资源,为画家村发展贡献力量。近期,可组织专家为画家村进一步编制《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做些实事,全力支持办好今年画家村十周年庆㤟活动,放大宣传效应。做好资源对接,组织会员单位围绕艺术民宿投资、研学基地运营、数字展陈技术应用等进行深度开发合作。加大宣传推介,将画家村纳入“皖美发现”文旅推广计划,通过媒体矩阵开展推广宣传。

      大家一致认为,霍山画家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要聚焦‘差异化、年轻化、国际化’,既要保留原生态的乡土气息,也要用现代科技和运营理念提升体验,让这里成为长三角文旅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业态。

夕阳西下,调研组漫步在画家村的石板小径。斑驳的老厂房外,几位美院学生正在写生;军工博物馆前,一群学生围着AR互动屏好奇地操作;艺术市集上,村民售卖的手工竹编与艺术家设计的文创T恤相邻陈列……这幅新旧交融的画面,恰是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解。大家感叹,“这里的故事,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序章!”


关闭